Wednesday, May 21, 2008

背包客之六千公里長征(四)金光閃閃之武當金頂

金光閃閃之武當金殿/第三天
天色微亮,鬧鐘就響了。翻了翻身,我還想睡…不,不能睡,今天要看武當山日出!一想到這點趕忙起床漱洗更衣,背好攝影裝備,帶一壺水。今天早上要輕裝攻頂。

很幸運的,我們看到了武當山日出。看到日出的那一刻,心裡真是無比的悸動。尤其又因為山頂沒什麼住宿的地方,“懶”車又要八點才開始開動,因此早上六點能在山頂迎接日出的人,只有住在接待室的房客才有這樣的特權,其實只有寥寥幾個人而已(讚!)。拍了一些照片之後,我們轉上武當金殿和太和宮…此時身後已經有騾子沈重的蹄聲和喘氣聲傳來…啊,騾子真命苦,這麼早就要開始上工了。

題外話:在這山頂的石壁上看到幾個比較“新”的石碑,上面寫的年代都是“民國”xx年立的…唉…歷史就是歷史,是這塊土地曾經經歷的某一段時光所留下來的痕跡,不管後來獲得政權的人怎麼想,歷史的存在是不容抹滅的。這一點,連共產黨都明白。反觀台灣這幾年在某些不知因為什麼原因對過去幾十年所謂的“被打壓統治”歷史深惡痛絕,進而想“擦掉”那段時間所留下的痕跡…於是展開所謂的“去中”“去蔣”行為(怪的是,他們卻完全不想“去荷蘭”“去鄭成功”“去日”)…島民,真的非得心胸如此狹窄不可嗎?日本京都如果也如法炮製,每次改朝換代就把不要的東西拆一拆塗一塗,怎會留下那麼多的文化觀光資產成為世界知名的文化古都呢?

才六點多,我們轉身就爬上了往金殿的路。抵達進金殿的門口,售票的工作人員還沒來,倒是裡面的道長們都早就到了。有位道長對著我們說,要買票才能往裡走,不過賣票的沒來,我們也可以在捐獻箱放個十元算門票…說著說著,負責賣票的道姑來了(是的,是一位道姑呢!)。於是我們買了門票,往金殿走去…。在往金殿走去的路上,剛好聽到剛剛那位道長在跟另一位道長說“哎呀,我今天早上三點五十就起床了,今天還算晚的呢…”哇!三點五十耶!這種起床時間,除了登山時為了攻頂看日出有這麼早起過,平常的我,根本不可能在那種時間起床…看情形這裡的道長平常都這麼早起啊…嗯…我還是不要當修道之人好了。光是早起這一關,我就過不了了,更別說從山下扛兩桶水或兩袋米上山這種苦差事了。

上金殿之前,先經過了昨天看到的城牆(明永樂十七年建),這道城牆全長345公尺,沿著懸崖峭壁而建,城牆本身又厚又高,令人歎為觀止,此時登金殿,還要經過一道“南天門”旁邊的小門(東西南北四天門只有南天門兩側有開小門)…說到這道南天門,它的學問就大了:南天門的大門,基本上平常是不開的,因為大門是所謂的“神門”,至於左右兩側的小門,左側是“入門”,打開讓人出入(就是這扇唯一開著的小門),右側則是“鬼門”,就算開著,人也不得出入。而人只要進入了南天門,就等於象徵的進入了天府。

哇哈哈!看我踏入天府去也!

上金殿的路,比起昨天上三天門的路,又更令人讚嘆了!每一步,都令人不得不停下來左顧右盼一番。所謂金殿,之所以在地圖上還有個別稱叫“金頂”,是因為整個金殿就是建在武當山天柱峰峰頂最頂最尖的地方。因此各位可以想像的到,攀爬上金殿的階梯,旁邊根本沒有什麼遮蔽物,在早上六點多攀爬時,隨時可以眺望武當山群峰以及剛剛“蹦”出來的太陽…更讚的是,一回頭,竟然發現月亮也還沒下山…這景色,搭配這山頂一群古老的建築群,還有在裡面四處走動,打扮也是超級古老又跟場景超級合拍的道長們…真是令人太黯然、太銷魂了!

題外話…又高又陡的階梯上,有些道長們都是腳步奇快的“飛上飛下”…這…厲害。

終於上了武當金殿(金頂),感覺只有“震撼”二字。還好昨晚選擇住在金頂,然後今天一大早上來…這樣就不用跟吵鬧的觀光客擠在一起“照”金頂,而是清風拂面從容不迫的“賞”金頂。話說這武當金殿是明永樂十四年所建,整個金殿從基座開始就是用一種很特別的石頭所打造的…說像是大理石嘛…沒那麼廉價。石頭的花紋說真的有點像是玫瑰石那種特高檔的石頭。整座金殿,基座、階梯、欄杆、、牆面、參拜平台…全是這樣暗紅色花紋的清透石頭所砌出來的。這怎是一個美字能夠形容的?它的殿頂是真的金箔貼出來的…陽光照在上面,金光閃閃…我得說實話,真的實話…我看過日本京都的金閣寺,還不是跟團去到此一遊的那種看法,是扛著相機去仔細拍照的個人旅遊…而金閣寺跟這裡根本不能比…聽清楚了嗎?根…本…不…能…比!殿內有幾尊明代所鑄的鎏金神像,還掛有康熙御賜的牌匾,令人咋舌,不過因為不能對神像照相,所以我沒有拍照,只有靜靜的欣賞…。

好不容易上來了,當然要趁觀光客還沒搭“懶”車上來擠爆這裡之前,盡我所能的在這裡待上一陣子…於是我在金殿周遭晃來晃去,突然看到後方小廣場角落有個生銹的鐵鑄大缽(長的像缽的玩意啦…不過很大就是了),放在那個角落活像個不起眼的垃圾一一般…我靠過去看了看…嚇!上面鑄著道光xx年xxx敬鑄之類的字眼…媽呀,道光年間的玩意兒在這裡竟然被當作垃圾露天亂放,任它風吹日曬雨淋生銹…這…這金殿果然不同凡響啊!

晃回金殿正前方,有三位道長坐在欄杆上(後面是絕壁耶…道長)和一位身著普通平民裝束的工作人員聊天,我也過去小心的憑欄而站(我可沒那個膽用“坐”的)。道長們的聊天內容大約是這樣的:“道長你幾歲啊?”(顯然發話的就是那位工作人員)“二十八”“你來這多久了?”“五年了吧”“那你呢?你幾歲?”(這位工作人員轉頭問另一位道長)“我二十二”“你呢?你來多久了?”“我才來兩年”(靠!二十歲就上山來修道了…)“你呢?你幾歲?”(這回轉頭問第三位道長了)“你怎麼老愛問人幾歲啊?沒別的好問了嗎?”(這位道長此話一出,大家都笑了,包括我)道長繼續對著這位工作人員說“在外國這種問題是不能隨便問的,這叫隱私,不能隨便探人隱私”(哇…道長竟然知道這些)…他們繼續閒聊了一陣,有位道長看了看我,問我是從哪來的?“我廣州人”這是我對內地同胞的標準答案…“廣州啊,好地方”“還好啦,謝謝”道長對我笑了笑,跳下欄杆,轉身下山去了…哇哩咧…道長背在身後的雙手拿了幾本書(對,這真是太猛了,這位道長竟然是雙手背在身後拿著書坐在欄杆上…這沒有三兩下功夫怎麼行?),什麼書?最前面那本比較厚,我看到了書名“夢的解析”…Orz…道長在看佛洛依德的名著…那本書我也看過,並不是那麼好懂…這位道長真是太猛了!(說實話,這位道長也是三位道長之中,眼神最為“晶亮”的一位道長,看到他看這本書,我反而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感)。

俯瞰山側的“懶”車站,還沒開始運轉…很好,繼續在這金頂晃吧。

時間才七點多,金殿周遭算了算道長們有五六位,工作人員有兩三位,觀光客?嘿嘿…只有三位。清風徐徐,陽光金亮,在這上面什麼都不做的看著周遭的優美環境…時間突然就像凍結在這一刻了。就在此刻,轉頭看去,突然看見角落裡有個石刻的日晷…雖然上面的指標已經沒了,不過上面還刻有十二個時辰的名字…以前,應該就是用這個來看幾點了吧?在這金頂,由於是天柱峰的峰頂,完全沒有別的遮蔽物,除非發生日蝕,導致毫無光線從天上照射下來,否則只要有光線,不一定是要出大太陽,都可以從這石日晷上看到時間的影子…光陰光陰…光所投射的陰影,就是時間啊!

往下看去,有一位看來也是背包客的旅客,正坐在角落的石梯上,戴著耳機一邊聆聽自己手機裡播放的音樂,一邊凝視著遠方…。他也中毒了吧,我想,至少我是中毒了,中了自助旅行的毒,中了背包客式自虐旅行的毒,中了…這超有氣氛的武當山金頂的毒。

有位道長把長長的頭髮散了下來,仔細梳理成髻盤在頭頂…另一位道長跪在神前磕頭叩首…我在金頂的光陰…如此令人心靈舒暢的流逝而過。當下我心裡決定,我還會再來。

八點,“懶”車索道開始動作了,也該是我們離開金頂的時候了。依依不捨的,我在心裡對金殿的每位師父道別,開始往後方下金殿的路走去。

走到金殿後方,更清楚的鳥瞰到整道石城牆,它圍繞著這座天柱峰峰頂的尖尖,圍出一個道賊無法侵入的道教聖城…這在古代,應該是必要的一種建築工事才是。再度走下另一座陡石梯,我到了石牆的旁邊。這石牆,若不是親眼見到,還真不敢相信(其實見到了就更不敢相信了…這…到底是怎麼建的?在這麼陡的山頂…用這麼大的石塊砌石牆…),石牆和山壁之間僅有容一人通過的寬度,沿著城牆走去,回到了剛剛上金殿的南天門,繼續往下走去,仔細觀賞清晨衝上金殿時暫時略過沒有好好端詳的太和宮。太和宮門口立了一個清朝皇帝御賜的銅碑,是用銅鑄的實心大碑,約莫有一米八到兩米高,殿內相當古舊,據說裡面的神像都是明朝留下的。正殿前方左右有鐘鼓樓各一座,其中鐘樓門口的對聯寫的也是真有道教那個味兒…右聯寫“晨鐘乍擊上達三清勝境,左聯寫“暮鼓初敲下通九幽神泉”,橫批則是“鼓響今宵”。由於我今天下午就會下山去也,所以我也無法證實這裡是否真會敲晨鐘暮鼓…下次,下次我一定要在這金頂狠狠待上一整天才是…。

正當我在鐘樓前仔細端詳時,前庭有位道長形色匆匆的往神殿走了過去,看守那兒的道長對他作了一個揖(對了,在道教的地盤可千萬別動不動雙掌合十啊…那是佛教的手勢,道教是要打躬作揖的…對道長道姑道友及神祇都是如此的說…作揖時請記得是要用左手抱住右拳,雙肘下垂的自然夾住身側),兩位道長之間有了這樣的對話:“要下山啦?”“是啊,今天下山,來拜別一下”,只見道長跪下叩拜三下,然後起身對看管的道長再作揖一番…接著那位道長就繼續往金殿頂去了…應該也是要去拜別的吧。哇,武當山真是道教的大聖地,看來這裡也算是一個道教的“Training Centre”,還有別處的道長來這裡接受教育訓練呢!不知道他們的“Recruit Team”在哪裡啊?

依依不捨的走出太和宮,往下繼續探索整個金頂的道教宮廟建築群…正在我們走下一段往大香爐與其他宮殿的階梯時,身旁突然出現一位胖道長,我的耳朵算靈的,警覺性也算頗高的…可是這位胖道長,身形如此大卻神不知鬼不覺的從我身後竄出,嗯…武當果然處處是高人…“你這相機是佳能5D的啊?”道長好眼力也頗有相機知識,竟然認得出我手上是5D(本倫用的相機不論任何廠牌或機型,通常是不用原廠附贈上面繡有大大廠牌Logo的背帶,而是換上完全沒有繡任何字的Think Tank超細防滑背帶,通常對相機資訊掌握的不大好的人,是不會認出我手上的相機是哪一台的)…可是這位胖道長,他,竟然瞥一眼就認出我手上的兵器屬性…“呃…是啊”只好承認囉,總不能在這神聖的聖地說謊吧?“來,我告訴你在哪拍比較好”就在我還搞不清楚胖道長想幹嘛時…他…他竟然就從我手上把我的相機給拿過去了!啊!果然是高手,從來沒人能從我手上拿走我的相機的說!我也從來不讓任何人拿我的相機的說…可是胖道長,他…他竟然就在一秒鐘之內拿走了我的相機…啊!我去死算了啦!

不,鎮靜點,這樣就去死,太師父會看不起我的。

還好沒啥大事,胖道長只是想摸摸5D罷了…在胖道長幫我倆拍一張合照之後(這張照片也是旅途中僅有的兩三張兩人合照之一),好吧,雖然有點不甘願,不過怎麼說我也是個家教還不錯的小孩,在這裡還是謝謝胖道長了。

在金頂晃了好一陣子了,今天早上第一批搭乘“懶”車的遊客終於抵達山頂了。安靜又有秩序的,他們拿著超大根的香燭和金紙衝向大金爐…原來在武當山是有這種燒頭香求好運的傳統,通常這麼早衝上山的人都不是為了來觀光,而是為了來搶頭香。他們在大香爐前排好隊,有人宣佈要在吉時上香燒金,對了對時候,還有十幾分鐘(聽口音廣東腔很重,不是香港就是深圳廣州等地來的人),於是他們靜靜的等待…時間一到就安靜的開始燒香祈福的儀式。嗯…只可惜我本倫不是信道教的,所以只是懷著尊敬的心來此旅行,沿途並未見廟就拜見神就求,這搶頭香的事,當然我也沒幹啦!

燒頭香的團體離開後,有位道長在屋簷下角落的椅子上坐了下來,低頭閉眼一副沈思狀…“他睡著啦?”“不,我看他應該是在運氣…”我和他有了這樣的對話。鏡頭瞄準道長,拍了幾張超有氣氛的照片。感謝道長友超有fu的配合演出,我也照到幾張真的很不錯的好照片。

九點多了,觀光客開始隨著一輛輛的“懶”車湧上金頂。纜車這玩意,真不該說是好還是不好。有了它,讓沒體力沒毅力也沒能力的人一下子就能抵達他們本來到不了的地方,可是有了它,也讓本來凡人不容易抵達的人間仙境,開始變得更嘈雜擁擠且髒亂了。只希望人們能更珍惜科技所帶來的便利,而不是濫用科技,讓便利的科技變成人們荼毒大自然的兇器。

既然人開始變多也變吵了,我們也就趁展開下山的行程之前,回金頂接待室先QK一下囉。

回到接待室的房間裡,嘿嘿…肚子餓了,早餐沒吃嘛!那就…煮泡麵泡茶!吃完泡麵喝完茶,有些睏了…於是就補眠一下,到了十一點左右就退房,開始下山的路程。由於昨天上山走的是三天門古神道,今天下山我們討論了一下,就決定走一走另一邊昨天沒走的那條比較“平緩”的另一條神道了…。

一路往山下走去,路途果然比三天門神道平緩的多,相較之下也比較沒什麼景點,唯一比較好的一點是,可以一路回頭看盤踞在峰頂的金頂金殿。

在下山的途中,倒是發生了一件插曲,我覺得挺有趣的。正當我們快速的往山下移動時,與一對內地的情侶(或夫妻)擦身而過。也許是我們兩個的打扮跟當地人實在差異太大,也許是我們的重裝背包太與眾不同,總而言之,在他們的眼裡,我們就是那麼不一樣了一點,男人問女人“你看看,這不知道是哪一國人?”女人看了看我們,正好我當時剛好小聲的對著他說了聲“走慢點”,女人回頭就跟男人說“什麼哪一國?都是一家人啦!”男人接著說“怎麼可能,他們一定是外國來的。”女人又說“什麼外國!我都聽到她說國語啦,說的可是字正腔圓的!”(嘿嘿…聽到沒,我的評語是“字正腔圓呢…”)。這樣的插曲,後來竟然一直不停的發生在我身上,到了黃山還發生了更誇張的狀況,不過,那是後話,就請容後再敘。

下山果然比上山快,而且快的多了。才兩個多小時,我們就走回了南岩景區。由於是重裝下山(廢話,不然背包送給胖道長嗎?),早餐又只吃一包泡麵,肚子現在真是餓翻了。於是我們決定再去找“真武酒店”的老闆娘,臨去之前再大啖一頓武當山的山菜大餐(注意囉,是山菜,不是山產…是吃菜,不是吃動物)。

真武酒店的老闆娘和她女兒看到我們可高興了,再度慇勤的招待我們,我們點了兩道跟昨天一樣的菜,換了一道岩耳炒蛋(其實說穿了就是木耳炒蛋啦,不過武當山的木耳,竟然有隱約的香味…怪了),一餐吃下來價錢還是跟昨天一樣。席間老闆娘她女兒告訴我們,武當山景區每年大約十月多就開始下雪了,不過就算下雪,武當山也不封山的(我想應該是宗教的原因吧),唯一要小心的是,如果雪下大了,景區的環保車是不開的,要上山就得從山腳下開始往上走。據她說,就算那樣,冬天也是有朝聖的信眾從山腳一步步的爬上金殿。更好的是,冬天幾乎沒啥觀光客,是很棒的登山時節。宗教的力量,果然龐大。而我當下也暗想,下次我一定要找冬天再來一趟。就算要我從山腳開始一步一步往上爬我也願意。

酒足飯飽的我們…呃…沒喝酒啦…再度上背包,往下走去。抵達景區環保車的停車點時,剛好有輛車正要開。不囉唆,跳上車去!

車行來到昨天上山時我們略過沒看的紫霄宮。我們跳下車,往紫霄宮的方向走去。

話說武當山景區大門口雖然收了門票,但是整個武當山裡,還有兩個另外會收門票的地方,分別就是金殿和紫霄宮。金殿我們早上去過了,門票前絕對是值回票價,現在當然更不能放過紫霄宮了。

往紫霄宮門口前進的當兒,剛好從門口出來了一位師父,旁邊還有一位道長作陪,拉著一卡小行李箱跟著。什麼師父?師父說的是誰啊?呃…其實就是一位佛教的和尚啦!原來這幾天武當山在辦佛道教的交流座談之類的大會,所以才會在這道教聖地看到光頭的和尚(昨天在三山門古道看到的和尚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出現在山中的吧…)。就在我們與師父和道長擦肩而過的當兒,我聽見這位師父和道長之間有以下的對話…“您就這麼點行李啊?”(道長大概覺得師父的行李少了點…)“是啊,出家人就這麼點家業。”聽到這句“出家人就這麼點家業”,我忍不住回頭對這位師父說了“這位師父這話說的好有禪意啊!”。這位師父看了看我微笑的繼續說“我這還算多的呢,真正道行高的人家業有時只有一只缽、一件破袈裟…”是啊,人,一向都只是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並不多。人們放任自己的慾望作祟,想怎樣就怎樣,想要什麼就設法弄到手,然後用完就隨手一扔,完全不顧如此的濫用資源是否真會對別人對世界對自己造成永遠且毀滅性的災害…於是人,一步步的讓自己走入現在的絕境;地球暖化、氣候異常、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人,一步步的逼死別的物種,如今也正在一步步的逼死自己。

站在紫霄宮門口,抬頭看了看那塊金閃閃的匾額…等等…在紫霄宮三個大字的後面,竟然寫著“台灣省xx縣xxx贈”。武當山、台灣…這兩地的直線距離相距兩千多公里,竟然因為宗教的原因,緊緊的連在一起。這倒是我來此地之前沒想到的。往紫霄宮內走去,門口有個大大的太極符號,是的,這裡的確是武當。這裡的每一塊匾額,都是台灣同胞捐的,因為前幾年紫霄宮翻修,台灣的道教界捐了不少,因此匾額上處處可見台灣道教界的蹤影。

紫霄宮內的庭園裡,有兩座很高大的樓,樓內各放了一隻大石龜馱著一塊至少有個三到四層樓高的石碑,石碑上刻有明成祖的聖旨,石龜馱石碑的原因在於:道教相信龜是一種可以往下走到九幽冥界的的一種生物,因此龜馱著刻有皇帝聖旨的石碑,就是要將聖旨傳進地府的意思(你怎麼這麼臭屁啊,明成祖)。可惜左側的石龜似乎在當年文化大革命石受到破壞,龜的頭(中間這個'的'要是不加的話,恐怕有人看到會誤會本人的思想太過渾濁…Orz…馬的,我真的就是在說那隻石龜的頭嘛…)竟然從中斷裂掉在地上,原本渾圓的屁股也被敲的坑坑疤疤的,還好右側的石龜倒是挺過了迫害,龜的頭(又來了)只有少許裂痕,屁股也還是渾圓可愛…唉,這個文化大革命,真的是搞破壞搞過頭了…記得在余秋雨的【山居筆記】一書中,有一篇“千年庭院”的散文,文中描述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亂與瘋狂…在那樣的年代,容易到、容易砸、容易毀的文物,大多都難逃那陣中國古文化的大海嘯,只有不容易到的古蹟(就像余秋雨不小心闖入的岳麓書院)不容易砸毀的文物(就像這隻石龜和石碑,武當山高聳於絕壁之上的金殿,還有上海徐家匯天主堂高處的彩色鑲嵌玻璃等文物)才能倖存於難。

紫霄宮主殿外的朱牆上,仍依稀可見斗大的標語“敬祝毛主席 萬壽無疆 萬壽無疆”…嗯,政治,老實說我還覺得挺臭的...不管是在哪裡聞到哪裡的政治味...都有一股臭味。

離開紫霄宮之前,我倒是在此看到一樣很不一樣的紀念品:開光桃木劍。開過光的桃木劍耶,雖然價錢也不少,不過開過光耶,買一支回去斬妖除魔吧?呃…還是算了吧,我又不信道教。不過這玩意很殺耶,應該有觀光客買過吧?真希望他能把效果feedback給所有想買的人!

看了看時間,也已經下午四點左右了。嗯,照計畫,今天傍晚要回到武當山市的賓館投宿一晚。我看我們也別在這裡亂晃了,還是趁著天色還亮,住店去吧!

坐上往山下去的環保車,一路來到了武當山景區大門口。走出門口,照例又有人上來詢問是否需要搭車之類的…嘿嘿…由於昨天的經驗,我早已決定今天要靠自己的雙腿走回武當山市區,所以我們完全不理會這些人,一路往武當山市區走去。途中我們也順便去探了探明天打算搭車回武漢的地點,不過獲得的資訊很亂,所以我們決定晚上回賓館再好好商量明天的作戰計畫。

走呀走,鎮上的學校放學了,路上多了好多小朋友,當然,路邊也有很多武當山鄉親直接坐在路邊打起麻將(去過中國大陸的人都知道,路邊打麻將幾乎是各地常見的景象,不用大驚小怪的說…),而令我對武當山印象最好的地方是…這一路上竟然沒有人把我們當怪獸一直盯著看,也沒有人拼命上來從事拉客之類的行為(只會偶爾遇到…但今天是真的沒遇到),也沒人隨地吐痰(這種行為在北方似乎比較常見),只是汽機車的喇叭,還是依然叭來叭去…我也習慣了。

沿著大陸走向早在出發前就訂好的賓館“武當山賓館”,遠遠看去又新又氣派,看來也對得起用了武當山這三個字當賓館名稱…進了氣派的大廳之後,照“慣例”辦理入住手續(不知怎麼回事,大陸好像還不大明白自助旅行者這種動物是從哪冒出來的,對於背包客就更是陌生了…他們入住都要問“是哪家旅行社的?”靠,出示身分證明竟然不能入住,要有旅行社背書才能入住,這是什麼道理?Anyway, 我還是拿出手機找了內地的旅行社聯絡人,請他搞定這一切…)。在roomboy帶領我們去房間的路上,我特地向他打探了這裡的當地人往返武漢的乘車資訊,到了房間之後,為了感謝他有問必達,就給了十元小費,他的樣子看來挺高興的,應該是本來領到我們這兩個背包客,看來沒行李可提就沒小費可拿的樣子,不過卻意外的領到了小費而很高興。

這是我的哲學之一,該感謝人就要感謝,不要小氣(當然為人也不能闊氣過頭,拼死還要當“盤子”啦)。

武當山賓館正如我行前所調查的,是一間設備很不錯的賓館…基本上,根本就是觀光旅遊的四星級旅館(住房一晚的價格跟那個有點破破的金頂貴賓接待室是一樣的…兩人套間一晚新台幣一千六百元),房裡整潔又舒服,還有空調,衛浴設備更是…可比台灣的四星級飯店。嘿嘿,我在這一天選這間賓館也是有用意的:因為按照計畫,明天是移動日,基本上明晚是要睡車上,也絕對無澡可喜的狀態,所以在忍受那樣的“折磨”前,且讓我們今天好吃好睡又洗個好澡吧!

不過武當山賓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它的設備,也不是它的收費,而是它桌上放了一本武當聖經…“道德經”。去過美國的人都知道,美國的旅館都會在抽屜或桌上放一本“聖經”(讓客人血拼或豪賭一天之後懺悔禱告用或是半夜房間突然發生怪事時拿來應急驅鬼用),不過武當山就是武當山,放什麼基督教的聖經呢?在這裡就算設法跟耶穌基督搭上線,收訊可能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吧!賓館的管理當局會想到要放道德經實在是…太實在了!如果可以的話,再多放一本桃木劍加一面八卦鏡可能會更好也說不定。

放妥背包,天色還亮,於是我們出發去市區找補給食物飲水的地點。沿著穿過市區的劍河河畔走去,感覺這裡還真是個節奏緩慢的城市(就是車子的喇叭聲急了點…不過看司機的樣子也不是頂急的…大概也只是喇叭按習慣了,不按不爽快吧)。市中心有間挺大的超市,我們就進去逛了逛。超市裡面陳列的商品很正常,不過超市裡面的工作人員,真是多的有夠給它誇張的!不知道為什麼,有可能是這塊神州大陸上的人真的太多了,這裡的超市,通常都雇用了大批的工作人員在賣場內部晃來晃去,說是在招呼客人嘛…大家的表情又過於冷漠,看起來不像;說是在監視客人手腳乾不乾淨嘛…大家的態度又過於閒散,就算當著他們的面把商品塞進包包裡,我看他們也不會有任何的反應…看著這些穿著工作背心的員工們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聊天發傻…馬的,這裡的人真的太多了,多到竟然拿來這樣用?!

買了今晚和明天上路要喝的水還有慰問自己這兩天苦勞的冰可樂(呃…其實只能算是“涼”可樂啦),順便再買了些路上吃的點心(因為明天是移動日啊!)。走出超市,看到門口有一攤很多人都愛買的香滷蛋和玉米腸,我們過去買了兩顆蛋,接著又在旁邊的水果攤買了四根香蕉(避免雙腳抽筋的兩大良伴之一…不過這裡的香蕉跟台灣香蕉根本沒得比…台灣的香蕉真是太黯然太銷魂的好吃了),正打算返回賓館休息時,看到旁邊有一條巷子都是賣吃的,有現炒攤、麵攤、餅攤…嗯,由於不想在上黃山之前“落塞”,因此我們避開了現炒攤和麵攤,看上了烙餅攤。買了一個酸菜烙餅和一個大烙餅之後,我們滿足的走回了賓館。

回到了賓館,照例是煮水泡茶、嗑晚餐(還好帶了一罐台灣阿里山烏龍茶葉啊!),嗑完晚餐就洗澡洗衣,之後就舒服的亂看一通這裡不管怎麼轉都難看的電視,撐到晚上十點…差不多了,明天可是要從武當山一路爬到黃山山腳,預計要睡車上的超級移動日呢…還是趁早睡吧!

晚安,武當。


xxxxxxxx
待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