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事了嗎?出現自己無法掌控的狀況了嗎?或者,有了危機?
通常發生了這些情況,比較合乎邏輯的作法應該是反省自己或檢視一切環節,設法更正錯誤或是改正未臻完善的環節,以便遏止或改善錯誤的蔓延,危機的擴大。
這是理性的合理解決辦法。完全理性。
不過人類並非完全理性的動物。
應該說,大部分的人類都是衝動的情感動物。
那該怎麼辦呢?
出了事,總是要設法有個解決吧?至少形式上該解決一下。
於是大部分的人們在出了狀況之後,總是會怪東怪西怪上怪下的;試想,當錯誤過大或者是錯誤引發的損害過大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勇於承認錯誤?
我想在錯誤發生的那個當下,我做不到。也許私下躲在被窩裡,我的良心會偷偷的跟我有個"是我錯了"的對話,不過要我面對眾人立刻承認那個做錯事的大罪人就是我?這種行為的難度很高。換做是你,你能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於是替罪羊的需求因此誕生。替罪羊成了抽取式衛生紙,好用又順手。替罪羊不但能擦乾淨髒污,同時還是用了就扔的便利模式。因此人人都需要替罪羊,替罪羊是人們的好幫手。
勒內吉拉爾在"替罪羊"一書中,認為西方社會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為了防止整個社會危機的爆發而利用替罪羊的機制--透過建立一種「基本暴力」、一種「建設性的暴力」以取代其他暴力,以一人之死換來大家的生存。勒內吉拉爾認為,這種機制縱容了迫害和集體犯罪行為的存在。
可是,何止是西方社會?
基本上,根本就是人的社會都有這種現象。
也許要減少替罪羊的犧牲,人們應該從寬恕著手。
(豆知識:不想當替罪羊?出了問題的時候,總是有追究者的。一旦你成為問題的追究者,也就獲得了責任豁免權。只追究別人的責任卻不需要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這裡說的"你",可能是單數也可能是複數;可能是少數也可能是多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