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先從何處開始描述獼猴島呢?
想了很久,就從獼猴島的社會談起吧。
可能是受統治階層操弄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島民的天性,或者,是這個島的磁場所致...獼猴島,流行著一種"標籤"主義(Labelism)。標籤主義正如其名,重點在於標籤,不在於內容。在獼猴島上,沒有標籤的人事物,基本上,似乎是受到詛咒般的,會在一夜之間,為所有人所遺忘進而消失無蹤。因此,下標籤、貼標籤、撕標籤、改標籤,幾乎可以說是獼猴島上的島民們的全民運動...不,或者應該說,這是獼猴島島民所特有的一種恐怖本能。
標籤主義所引起的風潮,可以說是一種全民標籤運動,當然,它更是一種生存遊戲。
想在獼猴島生存,就一定要有標籤。
可是我說過,獼猴島上有百分之六十的島民,其思考能力逼近單細胞生物。這樣低的思考能力,島民們又要怎麼快速的為一切人事物訂下標籤貼上標籤呢?絕的是,多年前,有一位由眾多島民們推舉出來的獼猴島大島王(此官銜在獼猴島上相當於最高領導人物),發表了一個簡單易懂的"下標籤貼標籤鑑別法"之後,島民們下標籤貼標籤的速度,就有如神助般的日益精進了。
什麼方法?
這個方就叫做"是不是"鑑別法。
是不是?
是的,就是"是"與"不是"。
只有"是"與"不是",一旦出現不知道、不清楚、沒想過...這種答案,就是屬於"不是"的範疇。
運用"是不是"鑑別法判別之後,標籤就可以下,也可以貼了。
這個方法的應用實例如下~
A島民問B島民:你支不支持大島王?
B島民答:我不知道...我還在考慮。
A島民立刻回應:不知道,就是不支持,你不支持大島王,那你還不滾去貓熊洲?
可能是因為標籤主義的風行吧。在獼猴島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發表意見,下標籤。島上所有傳播工具,也都在瘋狂的下標籤、貼標籤、撕標籤、改標籤...因此我在夢中,總覺得獼猴島有點吵,人多一點的地方,則是變得"很吵"。
獼猴島,這謎樣的夢中之島,也是標籤主義流行之島,爭吵之島。
4 comments:
剛從鬼之島回來啊...鬼之島好啊,彌猴島待不下去的話,那乾脆到鬼之島算了...被桃太郎打也甘願啊...
鬼之島的妹...好正啊...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