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慘烈,與其對中國大陸整體發展的戕害,大家多少都有耳聞。
今年適逢文化大革命四十週年,眼見台灣的教育也改革的越來越莫名奇妙,我想在此將毛澤東引發文化大革命的教育改革(他的用詞是"教育革命")的部份主張轉載一下,讓大家看看,這樣似是而非的教育改革言論,是否跟今日有些言論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以下是
~學制可以縮短。學制縮短以後,中學畢業生只有十五、六歲,不夠當兵年齡,也可以過軍隊生活。不僅男生,女生也可以辦紅色娘子軍,讓十六、七歲的女孩子去過半年到一年的軍隊生活。現在課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學生、大學生天天處於緊張狀態。課程可以砍掉一半。學生成天看書,並不好,可以參加一些生産勞動和必要的社會勞動。
現在的考試,用對付敵人的辦法,搞突然襲擊,出一些怪題、偏題,整學生。這是一種考八股文的辦法,我不贊成,要完全改變。我主張題目公開,由學生研究、 看書去做。例如,出二十個題,學生能答出十題,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創見,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題都答了,也對,但是平平淡淡,沒有創見的,給五十 分、六十分。考試可以交頭接耳,無非自己不懂,問了別人懂了。懂了就有收穫,爲什麽要死記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試試點。
舊教學制度摧殘人材,摧殘青年,我很不贊成。
~~~(中略)~~~現在一是課多,一是書多,壓得太重。有些課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學學一點邏輯、語法,不要考,知道什麽是語法,什麽是邏輯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體會。
課程講的太多,是煩瑣哲學。煩瑣哲學總是要滅亡的。如經學,搞那麽多注解,現在沒有用了。我看這種方法,無論中國的也好,其他國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 的反面,都要滅亡的。書不一定讀得很多。馬克思主義的書要讀,讀了要消化。讀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爲書呆子,成爲教條主義者、修正主義者。~
歷史不會自己重演,只有笨蛋會重演歷史。
如果教育改革只是像善人佈施一樣的讓人人有書唸,人人有大學唸,而不注重品質,那也怪不得"罄竹難書"也能用來歌功頌德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