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命令我做一件事,但是你並不想給別人你命令我的感覺,所以你請求我。怪的是你的請求,不管是遣詞用字或是聲調表情,都讓被你請求的我有一種受到命令的感覺。
『我希望你怎麼怎麼做,我不希望你不這麼做(或是希望你一定要這麼做)... 如果你不這麼做的話,我會感到很失望。總而言之,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你加諸在我身上的義務,就是完成你的希望。而你的希望,說穿了卻只是你的面子。
希望之所以被稱為『希望』,正在於它的不可掌握性,也正由於它的不可掌握性,身為主觀使用這個詞語的你,就應該知道這只是個一廂情願的動詞,更進而明白對於相對的我,必須採取請求身段的重要性。如果你故意忽視它的不可掌握性,不但主觀的使用這個詞語,更戴上請求的假面,行實質的命令恫嚇行為,那麼你的希望,實際上並不應該稱之為希望,說真的,我得再說一次,這是你的面子。
面子之所以被稱為『面子』,正在於它的完全表面性,也正於它的完全表面性,為了維持它的完整而付出實質的代價,甚至因之而壓迫到所愛的人,是不是有這樣的必要,就看當事人,也就是你,捫心自問,到底這麼做值不值得?
值不值得呢?為了你的希望或面子?
要不要做呢?為了你的希望或面子?
我不知道答案,因為答案在你心裡。
我只知道,請不要言不由衷地請求、無理地要求、或甚至強悍地命令我去完成你的希望或保全你的面子。
因為那希望或面子,都是你要的。
你要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