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想談談一位歷史人物,一個大家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知名歷史人物。
句踐,大家都熟吧。
就是臥薪嚐膽的那個傢伙,夏後帝少康之庶子(這個少康,就是少康中興的那個少康啦。嘿嘿...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對於他臥薪嚐膽的那段經歷,且讓我嘮叨一下的再說一次吧。
越王句踐,由於種種原因,用簡單易懂的白話文來說,和吳王夫差槓上了。
他們槓上了之後,越王句踐又由於種種原因,輸了。
越王句踐輸了以後,先是帶著老婆和心腹(此心腹名范蠡也),去了吳國當人質。說是當人質,其實就是去給人糟蹋。在吳王夫差手下打雜,甚至還“問疾嘗糞”(就是去吃夫差的大便啦,還說這樣可以嚐出夫差有沒有病...Orz),如此終於博得夫差的歡心,得赦歸國。
越王句踐回國之後,大家都知道的這段就來啦~臥薪嚐膽,誓復吳仇。
不但臥薪嚐膽,句踐還 "身自耕作,與百姓同其勞;自奉極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內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實府庫,墾其田疇;緩 刑薄罰,省其賦斂;獎勵生育,訓練士兵。"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之後,越國人民殷富,社會安定,全國軍民上下都希望能報吳之恥。
臥薪嚐膽二十年後(所謂"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即源於此也),越王句踐終於伐吳成功,吳王夫差求和不成自殺,句踐滅吳雪恥。
以上,振奮人心的教科書故事,我想大家都聽過了。不過,以下要說的,大家也聽過,只是很少人知道下面這件事也跟句踐有很大的關係。
據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所記,句踐滅吳復仇成功之後,他的那個心腹范蠡,寫了一封信給幫助句踐建國復仇有功的另一位大夫文種,信中寫道:"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結果?
結果范蠡當然落跑成功,至於文種呢?
文種不相信范蠡的話,他並沒有走。不過後來越王句踐差人送了一樣禮物給他~吳王夫差用來自殺的那把劍。文種看了這個禮物之後,立刻瞭解大王的意思,他...就自殺了(嗯...聰明人就是這麼討厭,就這樣就明白了,現在有很多人,你叫他滾他還賴著不走咧!)。
越王句踐。
這就是他生命之中幾個流傳千古的有名故事。
你千萬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