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9, 2005

真相

真相是什麼?
什麼是對的?什麼又是錯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其實你會發現,一切就跟時間一樣,一直不停的在改變。
但奇怪的是,大家還是喜歡說“事實真相就是這樣…”
事實真相真是那樣嗎?

仔細想想…
所謂的真相,如果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或周遭人身上的事…
那麼,真相就是人云亦云…而這種真相就是“大眾化的真相“,這樣的真相幾乎可以說是只有一個的…一個大多數人都認定的真相…就算有所謂公正的司法介入,也只能灰頭土臉的變成國王身上又一件的新衣。
至於少數人質疑的真相可能,通常永遠不會被列入考慮,只能淪為網路討論區打筆戰的標的,或成為電視台Call-in節目填滿時段的題材…夫婦吵架離婚的原因?

如果那值得爭論的事情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那還用說嗎?不管別人怎麼說,真相當然只有一個…自己的那一個。

那麼如果是發生在周遭親友的身上呢?
很有趣…
這時候你會發現所謂真相的數量,基本上是大於1的。
至於總共有多少個,則視涉入的人數量多寡與事件的複雜度而定。

為什麼發生在不相干的人身上和自己身上的事,真相只有一個,而發生在周遭親朋好友身上的卻會大於1呢?

嘿嘿,發生在不相干的人身上的事,那還不明白嗎?不相干嘛。既然不相干,那他的麻煩就剛好是你的娛樂,娛樂嘛,殺時間閒磕牙就可以了,讓時間比你多,口水也比你多的人去爭論就好了,最終的最終,這些自以為正義的閒人們,會整理出一個他們認定的真相,而那樣的真相,對於終日為五斗米折腰的自己而言,由於沒啥太大的意義,所以就算在大腦的某處有某個細胞質疑它的真實性,自己也會聳聳肩,讓這所謂大眾化的事實隨風而去。

其實這些閒人們就像賽倫蓋提草原上的土狼一樣,只要有新的事件發生,又會一湧而上去爭骨奪肉了…算了吧,還想指望他們找出什麼真相?至於你呢?你沒什麼追求真相的時間,也沒什麼打起正義大旗的理由,我想,當然也不用指望你能認清“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的道理了。

大多數的時刻裡,大眾化的真相只是下飯的小菜,最多令人義憤填膺的多喝兩杯冰啤酒或多泡兩壺茶,有時偶爾會有幾個愚夫愚婦為此大打出手,甚至刀刃相向,但是它終究是消耗品,不是耐久財,隨著時間的遞延,這樣當時看似轟轟烈烈的所謂“事件真相”,也逐漸的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之中…

那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呢?
廢話,除了你自己認定的那個事實真相,你願意承認有別種版本的事實真相嗎?如果你願意的話,恭喜你,你已經朝向高等人的方向又前進了一步;脫離偏執狂的地獄,邁向聖者的天堂。

所以真相是主觀的。它一直都不具有客觀的特性。
不管你站在哪個角落觀看此事,那個角落,就是你的主觀角度。

至於發生在周遭親朋好友身上的事,會有大於1的事實真相存在,這樣的敘述聽起來很令人迷惑,但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因為你接收所謂事實真相的管道超過一個。找你討論傾訴或抒發不滿的人,通常有當事人、當事人的好友或同事、當事人的父母或手足、當事人的另一半等等(在此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永遠都不會缺席的人-閒人。是的,閒人無所不在,閒人天下無敵…)。由於每個人的主觀角度不同,再加上只要玩過傳話遊戲的人就會知道的一種“傳話遊戲偏差值”的存在,這麼豐富的消息管道來源,造成訊息雜亂,導致你努力拼湊之後,會發現手上擁有的資訊足以拼出一張半的拼圖(有時還可能更多)。

那怎麼辦呢?真相到底在哪裡呢?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你問。

我說,我哪知道?
我只知道不要隨意的相信愚昧的大眾或輕率的閒人告訴你的(偽)真相。
這個時候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的想法就很好用了。
叔本華說過…任何事物乃至於整個世界,是只有被認知的時候才存在,對於主體而言只是客體,是認知者的知覺,總之,是表象。

真相?
表象而已。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