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理想啊,多的是人在追尋,卻沒什麼人能夠嘗到追尋成功的滋味。對,追尋。因為真正達到或得到自己理想的人非常之少。
為什麼?因為你的理想可能正是別人的噩夢。因為別人的理想可能是你丟棄不要的垃圾。因為... 因為在這個藍色行星上會思考並追尋自己理想的個體... 保守估計(如果不算百慕達三角洲底下那群傢伙的話)至少就有個幾十億,而這些個體... none of them has an exact identical dream. 換句話說,就是每個個體的理想都是獨特的,各自獨立的。
理想之所以為理想,其實最討人厭的一個特性就是:理想通常與現實有不小的差距。因此,這也是理想之所以是理想,大部分的人終此一生都很難達成的主因之一。
"CHE",切格拉瓦(Che Guevara, 1928-1967),他是一個革命份子。CHE狂熱,有理想,卻不善溝通,不過絕對是個浪漫的革命份子。他的頭像在中南美洲就像毛澤東的頭像在中國一樣,代表一個偉大的理想革命份子的圖騰。他們倆還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同樣都擁抱共產主義,認定擁抱共產主義是解決其身處社會困境的唯一法寶。不過他們不同的地方卻是:後者革命成功,前者革命失敗;後者壽終正寢,前者被俘處死;後者貧農出身教育程度不高,前者卻原本是位受過高等教育的醫生。
CHE的胸中充滿了革命理想和熱情,認為世上不公義的地方,就需要革命。他行遍安地斯山脈,又協助卡斯楚在古巴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後又和卡斯楚分道揚鑣,繼續在南美洲追尋他理想中的革命...。理想真的很美,切格拉瓦走遍安地斯山脈,鼓吹窮苦的人們起來革命,可是他卻不明白,貧苦的人最想要的,有很多時候,並不是"公義"這種看不到摸不著,不能吃也無法用的東西。在大多的時候,貧苦的人最想要的,是食物,是金錢,是工作,是"一個會發光的電燈泡"...。於是安地斯山脈的貧苦住民們對於切格拉瓦的革命呼聲,大多漠然以對,最終切格拉瓦被內部的人出賣,在玻利維亞被美國中情局俘虜並槍決。
CHE的理想崇高,他想解救陷入水深火熱生活之中的貧苦大眾,不過他的理想,卻和這些他想解救的人的理想,有著很大的差距。當然,人不能以成敗來論英雄。不過當人的理想牽涉到其他人,而那些牽涉其中的其他人,卻不擁有相同的理想時,矛盾和衝突自然就會發生,理想的必然不能實現性也自然的會浮顯出來。
擁有理想,不錯。
擁有可能也許有機率可以追尋成功的理想,還好。
擁有與他人理想完全衝突的理想,必然痛苦。

